
在中医理论中全国前10大配资平台,脊髓虽无直接命名,但其功能与“督脉”密切相关。督脉循行于脊柱之内,被誉为“阳脉之海”,统领全身阳气,上通脑髓,下络脏腑,主司运动与神志。因此,脊髓损伤在中医看来,多属“督脉受损,髓海空虚,气滞血瘀”之证。
外伤导致督脉断裂,气血运行受阻,清阳不升,脑髓失养,则见肢体瘫痪、感觉丧失;气虚推动无力,血行不畅,瘀阻经络,故见肌肉萎缩、肢体麻木;肾主骨生髓,与督脉相通,肾精亏虚则髓不充盈,加重恢复难度。此外,患者常伴二便失禁、性功能障碍,此为肾气不固、督阳衰微之象。
中医治疗脊髓损伤,强调“标本兼治,分期论治”。急性期以活血化瘀、通络止痛为主,常用桃红四物汤、补阳还五汤加减,促进局部气血流通,减轻继发损伤。恢复期则重在补肾填精、益气通督,如龟鹿二仙膏、右归丸等,以助髓复再生。
汤药是中医康复的核心手段。选用扶脊益髓汤为基础方,配伍黄芪、当归、川芎、杜仲、牛膝等药材,可温通督脉、益气活血、濡养筋脉。现代研究也证实,此类方剂能调节神经递质水平,促进神经修复,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与二便障碍。
此外,推拿、艾灸、中药熏洗等外治法,可缓解痉挛、预防关节僵硬。情志调摄亦不可忽视,《内经》云: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。”
脊柱是生命的支柱,督脉是阳气的通道。护好脊柱,即是守护生命的根基。
发布于:北京市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