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中医的丰富宝藏中配资知识网 配资,有很多疗效显著的方剂,今天想与大家分享李医生治疗小脑萎缩的一张经验方,临床效果令人称道。
该方主要针对“髓海空虚、肝风内动”所致的小脑萎缩共济失调具有显著改善作用。
中医认为,脑为髓之海,肾主骨生髓。若肾精亏虚,则髓海不足,脑失所养,发为萎靡。同时,肝主风,主筋,藏血。如同自然界中的树木,无风时静止安然,有风则枝叶摇动。人体的“风动”之象,如行走不稳、肢体震颤,多与肝相关。
肝主升发,能疏泄气机、调畅气血。若肝肾阴虚,阴不制阳,则肝阳亢逆上行;肝阳亢盛日久,化而为风,形成肝风内动,上扰清空,外窜经络,从而导致步态失衡、肢体抖动、言语不清等小脑萎缩典型症状。
因此,中医治疗小脑萎缩,不仅着眼于局部症状,更重视整体调节,从滋肾填髓、平肝熄风入手,以求标本兼治,稳定病情,改善生活质量。
展开剩余63%有一例女性患者,步履不稳、双手抖动伴有头部轻微摇颤已历数年,经西医颅脑磁共振检查提示小脑萎缩,诊断为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。
就诊时可见:行走需人扶持,步态蹒跚,持物时手抖明显,头部不自觉摇动,面色无华,情绪易急躁,时感头晕头胀,睡眠差,多梦,大便偏干,小便调。舌质暗红,苔薄黄,脉象弦细。
李医生辨证属肝肾阴虚、髓海不足、肝阳上亢引动内风。立以镇肝熄风、滋水涵木、填精益髓为法,处方如下:
怀牛膝、白芍、龟甲、熟地黄、山茱萸、生龙骨、生牡蛎、代赭石、天冬、玄参、钩藤、僵蚕、葛根、川楝子、炙甘草。
方中:
怀牛膝——引血下行,补益肝肾,强健筋骨;
代赭石、龙骨、牡蛎、龟甲——重镇潜阳,益阴熄风,其中龙牡兼可安神定志;
熟地黄、山茱萸——填补精髓,滋养肝肾,充实髓海;
白芍、天冬、玄参——滋阴柔肝,清热润燥,壮水以制阳;
钩藤、僵蚕——平肝熄风,通络止颤;
葛根——升清舒筋,改善项强及肢体僵滞;
川楝子——清泻肝热,疏理气机;
炙甘草——调和诸药,益气和中。
患者服药两个疗程后,步履较前稳健,手抖头摇减轻,颈部僵硬感缓解,睡眠转佳。后续守方加减续服,精神状态日益好转,行走平衡能力改善,震颤基本控制,夜寐安宁,未见明显反复。
中医治疗强调“整体观念”与“辨证论治”,在具体施治时,需根据患者体质、病程及症状变化灵活化裁,务求方证相应。如此既能缓解外在症状配资知识网 配资,又能从根本调治,促进机体功能恢复。
发布于:北京市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